微动态丨当家长们还在纠结融入难题,这届留学生已经把国潮风吹向世界
发布时间:2023-06-24 07:16:47 来源:外滩教育

当家长们还在纠结融入难题,这届留学生已经把国潮风吹向世界

看点 随着海外留学群体的日益壮大,如何帮助孩子更好融入当地社会,也成了留学家庭需要面对的课题。不过可喜的是,眼下正有越来越多的新生代们,凭借着一己之力带着“洋同学们”穿汉服、追国剧……他们也用自己的故事生动地告诉我们,最好的融入可能就是“做自己”。

支持外滩君,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“星标”我们,从此“不失联”。

文丨张楠    编丨Lulu


(相关资料图)

图片由受访者提供

在电影中看到这种乐器时,我还一直以为它们只存在于神话里。

我一直对中国的历史剧非常着迷,看她身着传统服装演奏他们的民族乐器,就好像置身于那些剧集的场景中,她真了不起!

了不起的东西融合!真希望这里也会出现我们国家的表演者.....

把古筝搬到了法国闹市街头的博主“碰碰彭碰彭”,时而独奏一曲中国古乐《高山流水》,时而与学习大提琴的外国同学合作、在浅吟低诉的《Lemon tree》(柠檬树)中,探索一把中西合璧的碰撞......在法国街头演奏古筝、推广中国传统民乐,让这位中国留学生迅速火遍海内外。

“碰碰彭碰彭”的路演视频

在“油管”上收获了世界各地的粉丝

在她的“油管”(Youtube)账号下,各国语言汇聚于此,表达对她的喜爱与欣赏,还有不少外国友人表示,因为她而开始对中国文化感兴趣、甚至学习民乐。

更妙的是,“碰碰彭碰彭”还并非个例。随手点开一个社交媒体,韩国课堂上的一段戏腔、加拿大毕业典礼上的一袭汉服、墨尔本街头的琵琶演奏......妥妥“中国风”走向世界了。

“油管”上还有个话题“外国人能穿汉服吗?”

不得不说,这届年轻人是真的“猛”。

爸妈们还在操心娃掌握的英语俚语够不够多、在国外融入得顺不顺利,孩子们已经带着外国同学追古装剧、穿汉服了......这波反向操作,属实是给“留洋”前辈们也上了一课——最好的融入,不正是“做自己”吗

国潮风吹向世界?

在英国的第四个年头,潇文明显感觉到,中国留学生越来越敢于展示中国元素了。

大二的时候,因为疫情原因回不了国,又觉得无聊,一直对各种小众服饰感兴趣的她,就在社交媒体上问了一圈,有没有“同好”社群,结果,到最后也没找到个组织,却等来几位“蹲”后续的。

潇文(中)穿汉服参加剑桥大学毕业舞会

潇文想,那就不如自己来组织好了,没想到,这一发起,还真有些一呼百应的意思。当时一个小小的临时起意,今天,已经是个一千两百多人的同好社交平台——这便是“英国三坑研究院” (以下简称“三坑”)的由来。

之所以叫“三坑”,取意于江湖人称“破产三坑”的JK制服、洛丽塔和汉服,算是时下最火热的“小众文化”。洛丽塔和JK制服来自二次元,而汉服的复兴则与国风盛行有关。

2003年,网友“青松白雪”上传自制汉服照,成为当代公开自制汉服第一人。这是汉服消亡三百多年后首次以民族服饰身份亮相。这也被视为国内“汉服复兴”潮的开端。

“青松白雪”在镜子前自拍“第一件自制汉服”

大致推算下,正好是这届留学生的成长记忆。于是,国潮风、汉服风、新中式......他们原生地认同了这些文化符号,到了国外也自然地成了“代言人”,

子玥便是如此。小时候,追《中国诗词大会》、混古风圈、读金庸的武侠小说......都是她的快乐源泉。后来高中开始读国际高中课程,没有学高中语文,如今说起来还有些遗憾。

子玥

@小红书ID:XZY琵琶

虽说子玥从小学习琵琶,但一直奔着“考级”而训练,结果达成“十级”这个目标不久,又开始忙着准备大学申请,就把琴搁置一旁了。

直到去墨尔本大学读书之前,抱着纯粹好玩的心情,上传了一段自己用琵琶翻弹KPOP(韩流)歌曲的视频,结果一下飞机,点击量和评论数一下子“爆”了。

子玥翻弹KPOP歌曲的创意,在B站广受好评

有人说,喜欢她的音乐和创意,也有人说,因为看了她的视频都想要去学琵琶了。子玥又既惊喜又欣慰,原来这个小爱好还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,那让更多人来认识、了解这个乐器,不是更好吗?

“刚来的时候,担心行李超额,也不确定能不能带上飞机,都没敢带琵琶。后来还是‘手痒’,特地让爸妈把琴给寄过来了。”

后来,本科三年,子玥就穿上汉服,带上琵琶,从墨尔本多元文化节、墨尔本古风嘉年华、墨大文化节、墨尔本中国历史博物馆活动表演到乐队live现场、各种街头路演,收获了一大票粉丝和好评。

子玥在各地表演琵琶

说到文化输出,Clarice还要更“硬核”些。

她出生在梨园世家,3岁起就开始跟着姥爷学京剧,5岁开始登台演出,自幼接触各路京剧名家,著名京剧琴师姜凤山、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都曾指点过她。14岁时,她还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过京剧《天女散花》的选段。

Clarice

@小红书ID:椰子Yogurt

在谢菲尔德读研时,有同学意外得知了她会京剧,结果大家就都来劝她,一定要展示出去。

有的热情建议她去街头路演,让更多人认识中国的国粹;有的则直接表示,想跟她学上一两个唱段;来自瑞士的室友小姐姐,听了也饶有兴趣的样子......小时候还一度觉得京剧“不够时尚”的Clarice,一时间也有些意外:原来京剧现在是这么popular(受欢迎)的。

备受鼓舞的Clarice,一边解锁街头路演的新体验,一边真的开起了班,最多的时候,线上线下加起来,一节课得有30多位学生。收费也不高,6-8磅/小时,但算上其他的兼职工作,林林总总加起来,收入都几乎能负担自己的生活开支了。

因为热爱

这变成一件很酷的事

国风盛行,在这代年轻人的眼中,国风,不再是老气、传统的符号,更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碰撞而出的中国文化浪潮,一种生活方式,甚至是自我的表达。而源自内心的热爱,更让她们切身感受到,这是一件多酷的事儿。

Clarice对此是深有感触的。

小时候唱京剧,她一开嗓,周围小朋友就皱着眉头、堵上耳朵,这让她很长一段时间都有些羞于展示自己的这个“独门绝技”,“没事儿也从不跟人提起,更别说唱了。”

没想到在谢菲尔德的街头路演,一段《霸王别姬》,唱得悲壮凄婉,倒是吸引了不少英国的当地人驻足观唱。抱着小宝宝的年轻妈妈、下班路上的打工族、买菜路上的阿姨,都会停下来听一听,不住地赞她“唱得真好” ,还有人会拿出手机拍照、录视频。

Clarice

因为家庭影响,Clarice对京剧的热爱是毋庸置疑的,从小的耳濡目染和刻苦训练,不仅帮她打下了扎实的艺术功底,也让她比同龄人更能吃苦。某种程度上,京剧塑造了一部分的她。

但这种热爱,到了国外,才让她感觉到是一件很酷的事儿。也是在国外,才开始不断有同龄人给她这样的正面反馈:国粹,这么高雅的艺术,当然应该被更多人听到。

成长于90后、00后的年轻一代,温饱不愁、见过世面,又通过留学切身体会“外面的世界”,反而开始追根溯源,寻找自己在世界舞台上的定位。

聚焦到留学这个具体场景中,也更符合这一代留学生的处事风格——与其推销自己、强行融入,不如先亮出自己的独特性,用“有趣”来吸引外国同学“感兴趣”。

有一次,潇文代表剑桥大学“华乐团”参加学校的社团嘉年华,穿着汉服站在摊位前,一个白人女生径直走过来,用中文说,“你的汉服真好看!”

在剑桥大学的社团嘉年华上

潇文被外国同学称赞的汉服装扮

她还介绍说,自己正在剑桥读中文专业,他们中文系的同学都非常喜欢中国文化,也想问问看有没有机会能跟中国同学一起穿汉服、学习民乐......回忆起这段过往,潇文也又惊又喜的样子,“其实外国同学对我们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也很多,只是他们了解、学习的渠道太少了。”

所以潇文还在考虑,要不要去给他们开个课,浅教一下二胡、竹笛,多熏陶熏陶。

或许,这也是“文化输出”这个难题在这群留学生身上倒显得举重若轻的关键所在,在这里,汉服、民乐,都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符号,而成了校园生活里的日常交流。

在子玥本科就读的墨尔本大学,已经有这样的选修课,课程名称就叫“Chinese Music Ensemble (中国民乐团)”。有好几位中国老师,教各式各样的民族乐器,甚至包括中阮、笙这样的小众乐器。

子玥穿汉服、马面裙参加毕业典礼

子玥喜欢中国传统文化、又擅长琵琶,学起这些来更是“一通百通”,她特别愿意多学多积累,然后再教给更多的人。这几年,她也在去各地表演琵琶的同时,尝试了明制、宋制、唐制汉服和新国风汉元素等传统民族服饰。

子玥(前排右一)参加墨尔本汉服社活动

Melbourne Fashion Week(墨尔本时装周)汉服民乐秀

不过她比较意外的是,路人们好像都特别习以为常的样子。欣赏的就停下来观看、拍照,不留心的可能都不会“多看两眼”。

从这个角度上说,国外多元、包容的氛围,也确实是留学生们这波“文化输出”重要的土壤。

潇文也是,她在国外穿汉服的频率反而比在国内还高,“中国人穿自己民族的传统服饰,就像一种颇有文化底蕴的日常着装,再自然不过了”。

国内语境下还多少有些“小众”爱好,但到了国外,却成了实实在在的表达个性、甚至发挥影响力的来源。

学会开放与包容

不正是留学的要义?

有人的地方,就有圈子。

大到文化输出该怎么做,小到留学生该不该教外国人中国传统文化,都有明确的分派和鄙视链。

就以汉服来说。有许多“圈内人”认为,一套汉服形制不正确只能称为具有汉服元素或者中国风。之前就有许多“爆款”来自于热播剧,但经查没有考证依据,就往往会在汉服圈被人“喷”得一无是处。

“我真的很怕这种。”子玥说,“我还带着琵琶加入了一个重金属乐团呢!经常在酒吧演出、吵到人脑壳疼的那种,那它就不是琵琶了吗?”

子玥所在的陆柒乐队livehouse现场

正如“碰碰彭碰彭”的新尝试中,古筝与大提琴的合奏让外国网友纷纷赞叹“了不起的中西融合”,那摇滚乐团怎么就不能“中国风”呢?

“东方传统乐器和西方新型插电乐器的结合,还是流行乐,是中西合璧也是碰撞,这种新奇的尝试,能让更多人知道琵琶,何乐而不为呢?”子玥说,常听别人夸她古筝弹得好,总是觉得很惋惜。

听到这里,外滩君也不禁感慨,这届留学生,不光想法“生猛”,执行起来更“猛”。这样大胆的碰撞,来自于年轻人独有的创新精神,还是他们不拘一格的包容态度?或许,都有。

难怪有网友感叹:这一代人正在以一种完全出乎我们意料的方式,自己拥有生长盘,蜕变长大。

在平时的活动上,虽说“三坑”会倡导成员们尽量穿“形制正确”的服装,但整体氛围也是更轻松、自在的,有的成员偏爱民国风、穿旗袍,有的对清汉女有研究,还有的喜欢古着,只要是好的文化传承,也都可以。

万圣节活动

@小红书ID: 英国三坑研究院

这种开放、包容的态度,也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们愿意给予彼此更多的共情、尊重和支持。

今年春节,大英博物馆在社交媒体上的一句“Korean Lunar New Year”(韩国阴历/农历新年),在中国留学生圈子中“炸开了锅”。

得知这个消息,“三坑”的成员们立刻决定要组织一次汉服行的活动。

在大英博物馆庆祝着“韩国新年”的当天,他们穿上汉服,制作了带有BBC中国春节纪录片二维码的宣传页,还准备了糖果,到大英博物馆门口,给现场的外国人发糖、介绍宣传中国新年,以“送上新春祝福”的形式,和平、友好地表达了要为中国文化“正名”的主张。

“三坑”到大英博物馆科普中国新年

还有成员特地带上了“兔耳朵”科普兔年

潇文当时虽然只是通过线上的形式参与,但回忆起来还是很感动。

成员们告诉她,那天在活动现场,还有好多其他陌生的、身着汉服的女孩子加入了他们。尽管还是有外国人一开始会问,“穿的是韩国服装吗?”但一遍遍纠正这是“Chinese”之后,他们也立刻改正、致歉,纷纷合起影来。许多外国人也支持他们,声讨这种对于文化的“不尊重”行为。

对Clarice来说,国外的经历,更像是让她和京剧“和解”了,也因而变得更自信。如今,在北京清晨的公园里,她也愿意偶尔来上一段,自娱自乐一番。

在她的生活里,京剧就像是一道桥,通向国内国外,也通向传统与现代,也链接了姥爷跟她那些温情缱绻的记忆。

Clarice在英国开京剧班的时候,特地向姥爷请教了不少,那段时间,她又一次重拾了小时候跟姥爷学戏的感觉。回国后,她又在姥爷的日记里,看到姥爷对她学戏的期待和担忧,既觉得孩子的天赋不该浪费,又不想让孙女吃梨园行的苦 ......

Clarice

“看着那些字,真的觉得姥爷太可爱了。”Clarice说,“所以我也很开心自己现在有实现姥爷的期待,做了自己喜欢的职业、养活自己,也没有把我跟姥爷都热爱的京剧丢掉,算是达成了一个很好的平衡。”

没有太多宏大的讲述,学生们说话日常、敞亮,有一种年轻人独有的活力和松弛。形容这些细细碎碎的文化输出往事,她们说,“好好玩!好快乐!”

而这,不正是留学这段旅程,最该给他们的能力与品质?

发现优质教育

标签: